(1)闭路磨矿时, 应有适当的循环负荷
生产实践表明 , 在一定范国内磨矿机的生产率随返砂比的增大而增加 , 在较大返砂比的条件下 , 分级效率的波动对磨矿机生 产率的影响较小。当返砂比太小时 , 则显示不出闭路磨矿的优越 性。因此 , 适当增大返砂比是有好处的。通常棒磨机的返砂量要 比球磨机小些 , 这是因为棒磨机单位介质体积中的空隙小 , 容纳物料少 。
(2)磨矿机的转速应控制适当
转速稍高时, 屋然可以获得较高的生产率。但是由于相对运动加剧 , 并且磨矿介质具有较大的能量 , 所以容易使物料过粉碎。例如某选厂把棒磨机的转速由 27 转 / 分提高到 29.7 转 / 分以后 , 生产率增加了 3.7%; 但小于19微米拉级的产率由 10.64% 增 加到 14.78%, 相应的金属占有率由 3.18% 增加到 4.57% 。
(3)装球制度要合理
装球制度包括钢球的质量〈密度、硬度、耐磨性 ) 、钢球大小、钢球的充填率及合理补加等。
大密度与大直径的钢球下落时冲击力大 , 钢球的硬度大、耐 磨性好则磨剥力强。因此 , 对于硬而粗的矿石 , 需要大密度与大 直径的钢球。但是为了有效地磨碎细矿位及增加单位时间内钢球 的打击次数 , 又需直径较小的钢球。充填率一定时 , 球径愈小 , 球的个数愈多 , 单位时间内打击的次数也愈多。充填率增大 , 球数增加 , 从而增加了磨矿作用。这是提高充填率有利的一方面。
但是磨矿机最适宜的转速与球的填充率有关,充填率大时,球磨机的离心转速相应降低,因之磨矿作用也随着降低。同时磨矿机有效容纳也因球充填率增大而减小,而相应降低生产能里,这是不利的一方面。上述几个因素是相互矛盾的。目前还没有找到计算磨矿机最适宜充填率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公式,通常都是根据试验来确定较适宜的充填率。在生产实践中,转速率多用76—88%,充填率多采用40—50%。
装球的尺寸取决于球的密度、矿石的粒度组成、所要求的产品细度及矿石的物理性质等因素。根据一般经验,矿块愈大、矿石愈硬、球径应愈大些。但是给矿粒度小,要求磨矿产品较细时,大球装的太多并不合适,应装些小球。钢球直径应多大为宜?这个问题虽然有许多人研究过,提出的计算公式也比较多,有的计算也较繁,又尚未作出肯定性的结论,所以不能一一介绍。这里介绍一种较为简单的计算方法,供参考之用。有人认为球径D与给矿粒度有一定的函数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对于很硬的矿石 球径D=5dk
对于中等硬度的矿石 球径D=4dk
式中 D——钢球直径,毫米;
Dk——磨矿机给矿最大粒度,毫米
经研究表明,按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球径用语第一段球磨机是较为适宜的。但在第二段细磨作业要比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大得多。
目前,我过许多酸厂所用的钢球比上述公式计算的偏大些,有的不论给矿粒度大小,都添加100毫米直径的钢球,这是不合理的。添加不必要的过大的钢球,除了会增加磨矿的过粉碎之外,还会增加钢球的消耗。试验表明:球径愈大,磨损愈快,在磨矿机转速较高时,钢球磨损速度与球径的三次方成正比。当转速较底时,钢球的磨损素的与球径的而次方成正比。
但是,大小的钢球基本上不起磨矿作用。反而占据磨矿机容积,消耗电能,影响磨矿机的生产能力。一般小于10毫米的钢球磨矿作用很小。
正确解决了球径的大小之后,还需要解决装球的适宜配比。另外,节能球磨机在连续工作中会使钢球不断地磨损,为了保持球的适宜充填率及球比,因此就需要对磨矿机合理补球。
(4)磨矿浓度要适宜,过高与过低都不好,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水量的调节。
|